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向宣卿直阁(二) 宋 · 王庭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七、《卢溪文集》卷二八
经略直阁执事:自七月中闻诏下,除帅五羊,传者谓即日引道,遂无从遣介为贺。
直阁名重缙绅间,屏处江湖馀二十年,以道自乐,未尝干进。
一日忽有此除,非独尝游者喜幸无涯,盖中外莫不以为庆,始见公道之行也。
自闻除命,恨无羽翰一见颜色。
近有自湖南来者,云直阁方具辞免,尚留舂陵
盖此除出庙堂特达之知,岂容避也?
窃惟直阁公辅之才,蟠屈已久,平生所蕴,乃四方所瞻望,世之君子莫不知之,向之所以未大用者,群小人众而君子莫能胜也。
习俗之容默相高,非一日之积,骤见一人拔俗异众,则群聚而非之。
今日忽起寂寞之滨,而付以方面之寄,此固有深知直阁者。
某尚虑其间小人无以窥伺,独谓大刚而不容物。
尝闻前辈诸老言,二广控蛮海,其地阔远,吏俗不类近地,缓之则事不振,急之则无全人,凡事比馀路宜少加阔略。
不识直阁以为然否。
新参屡言和公有补天洗日之功,人虽忌之,往往惮其正而不敢駮,近数于朝列间问小人动静。
老耄矣,绝无此念,特爱其一用公道而知以人物为念耳。
此可为多士庆,老者固无忧也。
想大旆朝夕启行,益远瞻奉,但日听佳音以为慰耳。
唐质肃神道碑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七九、《忠肃集》卷一一
公讳字子方姓唐氏
惟唐氏世谱,其始远矣。
至汉初,厉从高祖起丰,为斥丘侯
后十七世彬仕封上庸侯
二世辉为前凉江将军,始居晋昌,稍分徙太原京兆北海
北海之后瑾仕开府仪同三司临淄公
临为唐礼部尚书,天宝之乱,子孙又散去。
有为唐山曰熊者,居馀杭,生子曰希颜天复中,以明经为建威军推官,是为公之高祖
曾祖仁恭为吴越盐铁巡官尚书水部员外郎
祖渭仕皇朝,至尚书职方郎中,始自馀杭江陵,遂为江陵人
考拱左班殿直
公既贵,赠曾祖太子太保,追封妣盛氏英国太夫人
太子太傅,妣夏氏嘉国太夫人
太子太师,妣两崔氏崇国、光国太夫人。
公十三岁丁太师丧于漳州,家故贫,州人赙之者,泣谢不受。
侍母夫人护丧归江陵,养亲终服,无违于礼。
天圣八年进士,为鼎州武陵
郡掾鞫狱实,既决,猥曰:「验死不明,乃尉之罪」。
私请曰:「验罪轻,鞫罪重」。
公怜其言,为受罚。
岳州沅江,县民龙氏上书讼分田不均,坐不实,徙以死。
其子陈冤,更数令不得直。
公躬至田所,按图契,是非立辨,遂均其田。
州民李氏以高赀为上下所渔扰,或者不厌,因告其祠鬼用人。
守喜击断,则速系其家百口,极狱之惨,情不得。
奏公治有能名,专属之。
公考阅实非杀人者,守又奏以为未尽,诏殿中侍御史方偕移劾于澧州,卒用公所具狱不能变。
武康军节度推官夔州奉节县
宝元二年转运使应诏举充三路知县,迁秘书省著作佐郎,知莫州任丘县
县当信使驿,往返诛索繁急,其下因缘为奸利,异时俛首趣事,莫敢何辨。
公为区画,预居其物,每使至,亲坐驿门给之,一以法令从事,应复还而毁失者,移文取其偿。
故过者皆戢,上下便之。
塘水岁浸邑田十一村,而塘实中人主之,州县畏其势,无以利。
公募民自高阳起堤,亘鄚十馀里蔽之,其患遂息。
丁光国太夫人忧,服除,知相州安阳县事,改秘书丞
皇祐初,河决,其所监司举公通判德州
二年,改太常博士,徙通判广信军
未至,召为监察御史里行,转尚书主客员外郎殿中侍御史里行
宗室请买官地,公言:「可予则赐之,不可者勿听,而使输直,非也」。
内侍督作龙凤车于启圣院
公言:「此太宗神御所在,为后宫舆服故,喧黩其中,又车饰金玉过制,皆非是」。
诏罢之。
张尧佐以恩泽,一日除宣徽节度、景灵、群牧四使。
公言不可,因引唐天宝所以致祸败者。
既累疏,乃与谏官等七人极论殿上。
白御史中丞留百官班,将廷议,卒夺其景灵、宣徽两使。
明年,赐五品服。
未几尧佐复为宣徽使,知河阳
或谓补外不足论,公曰:「宣徽二府,不分内外」。
独力争之。
仁宗皇帝谕曰:「除拟初出中书,公言是,当责执政」。
退请全台对,不许。
自请罪,又不许。
章十数上,遂劾宰相附会尧佐谏官朋比,事及宫掖。
因请采公议,别择用大臣。
其言坚直。
亟召二府,示以疏。
公面质宰相曰:「自惟有是事乎?
君前礼毋得隐者」。
枢密副使麾公下殿,犹争益切,遂贬春州别驾
明日,改英州,遣内侍随之。
制出,人情惊愕。
于是敕朝堂告谕百官,又明日罢宰相,黜谏官
公怡然南去,绝口不为人道。
当此之时,天下士大夫识与不识,闻风叹慕,耸然有立志,往往作为文章以颂咏其美。
自是言事官以畏嘿为耻,而大臣亦知所鉴戒云。
四年,检校水部员外郎全州团练副使
郴州税,稍复秘书丞,又复主客员外郎通判潭州
五年,复殿中侍御史,知复州
未至,召充言事御史
中使赍告身就赐,乘驿赴朝,盖皆异礼也。
入见,曰:「知卿守节,谪官以来,无私书至公卿间」。
公顿首谢,退就职,言事无所避如故。
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开封府判官
至和元年,知扬州
辞日,复谕曰:「卿孤立不移所守,今虽在外,无忘规补」。
赐服三品。
俄徙江南东路转运使
嘉祐元年侍御史吴中复请还官言路。
潞国文公再当国,亦言唐某顷为御史,所言皆中臣病,而责太重,愿如中复言召之。
工部员外郎河东转运使
戎人侵耕,河西经略使令筑堡限之。
麟州守将轻出按视,贼奄至,与战而没。
朝廷罢易帅臣
公摄事,即绝其互市,盛兵境上。
戎人惧,乃来请议,事平,多如公策。
三年,徙淮南、江浙、荆湖都大制置发运使,入为三司度支副使
四年,以本官拜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同提举万寿观
自至和后,御朝渊嘿。
公言:「君臣如天地,以交泰为治。
愿时延访群下,发德音,可否政事,以幸天下」。
又言:「赏罚不可以贵贱轻重,如孙沔、吕溱侈纵,宜深责必行,则众信矣」。
论宫禁干丐恩泽,其命不由中书,此古所谓斜封,非盛朝所宜有。
请裁放后宫冗数,罢祈禳斋醮之不经者。
路走马承受使臣淩扰郡县,可罢勿遣,以权归监司
天下配军,至死无赦,与古律意异,宜令有司差其重轻,有所纵遣,仍著为法。
又言士节不立,愿委大臣进敦朴忠厚之士,稍抑聚敛文法吏,以销刻薄浮竞之风。
国朝祖陵保州,自杨怀敏广塘水,稍稍侵近,议赐钱改卜。
公言迁久安之神,以其地与水,非尊祖之道。
兖国公主夜开皇城门入禁中,请重责守者,以严宫省
是年,充北朝生辰国信使
五年,转礼部郎中权发遣开封府事。
御史中丞宰相未报,乃自去官号不出宰相亦待罪。
公与谏官、御史连请辨其曲直,于是罢御史中丞
公亦求外补,得知荆南
而门下封还制书,谓公不宜处外。
乃留,复知谏院
言新除枢密副使内侍通姻,不可大任,屡疏,卒罢之,而公亦去知洪州
翰林学士胡宿等七人上书恳留,不报。
七年,拜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明年英宗皇帝即位,迁吏部郎中,除枢密直学士高阳关路安抚使、知瀛州
治平元年,召为御史中丞
首言:「先帝在位四十馀年,天下乐利,惟仁治而已。
愿恢圣度,广恩德,则为善继,四海蒙福矣」!
重其语。
公前后三年在言职,名鲠切无所回忌。
明年,拜龙图阁学士、知太原府、河东经略使
至则首戒边将毋生事。
初,代州岢岚军西夏数扰边,公遣兵撤其所筑境上堡栅,又移文谕以利害,严守以待之,遂不复敢动。
其后寇大顺城,环庆路帅移檄出兵牵制,公曰:「守边之策,莫如自重。
奈何以小侵故,使邻道劳费?
非至计也」。
以事上闻,诏以谕西帅。
公虽居外,意未尝不在朝廷。
于是濮王园庙之议起,言者多得罪,公忧形于色,密疏请还台谏官之谪者。
四年,神宗皇帝即位,迁给事中,召拜三司使
司议增官屋僦直,公以谓京师狃于恩,不喜扰,唐税间架,可以为鉴,恐所得不当所损。
奏卒罢之。
请出汴河运船于江湖转东南之,中外为便。
熙宁元年正月参知政事
公自以进由直道,感慨知遇,益致所以事君之义,纯诚尽公,多所献替。
用人明言其才否,不立恩,不避怨。
与同列论政事,反复再三,终不屈。
祖宗法有所更,近臣有所进退,尤极其慎。
虽在前,必究切辨析,要是非之归,未尝反顾。
以是益敬信之,而天下翕然想望其风采。
二年三月告疾,遣高医相属,内侍入问状,驿召其子淑问于复州归侍。
四月幸其第临问,出涕久之。
某日薨于寝。
车驾临奠,哭之恸。
明日,遣中使以禁中旧所画公像付其家传之,辍视朝二日,赙恤有加。
礼部尚书,官其子孙及外姓通九人。
丧归,所过治道发卒护送。
太常议,以公正而不阿、刚而能断,谥曰「质肃」。
四年二月某日葬于江陵府江陵县龙山乡太师之茔次。
公端劲之质,出于天资。
立朝风格懔然,遇事立断,初无留思,而邃于学问。
待人恂恂有礼,自奉简约,未尝问事有无。
将终,属其子以修身持门户而已。
辅政裁逾年,年止六十,不得究施其志,此天下所以叹恨也!
有文集若干卷,奏议二十卷,《边防利害》五卷。
娶杨氏,谏议大夫生之宗女,诰封魏郡夫人
子五男:淑问,朝奉大夫,尝为御史,有直声,能世其家风;
义问,某官;
待问,早亡;
嘉问,宣义郎
承事郎
二女:长适宝文阁直学士通议大夫谢景温
承议郎王某
孙十七人。
今上元祐八年,将建碑墓上,来请文。
乃论次其实而系之以铭曰:
謇謇唐公,媚于三宗。
好是正直,有言有庸。
公之于言,刚不违义。
伏奏殿榻,面劾大吏。
引而质之,在列汗愧。
不贬不明,瘴荒万里。
人于祸福,有择而言,则迎则嘿,久酣为安。
虩然大声,震彼悯悯。
皇思其忠,士庆其返。
乃践中外,乃都休显。
公长宪府,人无邪诪。
公总财省,民饱而裘。
乃登辅弼,弥论政猷。
祖宗典则,惟之求。
国惟其仁,毋变以利。
物惟其常,毋凿以智。
有或出此,予曷敢同!
以劘以守,惟理予从。
斯道之恃,隐然在公。
天畀公厚,胡缺者寿?
咨不憖,士民永疚。
龙山之藏,有铭诏之。
神隧之表,次诗在碑。
百世无斁,正直之思。
贺左史舍人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九、《省斋别稿》卷六
螭坳序进,凤省荣兼。
九重欣严近之得贤,多士庆英髦之行志。
恭惟某官家承亮节,名冠异科。
学通九流四部之繁,文播六狄五戎之远。
昔焉涵养,再陪藏室之神仙;
今也腾骧,亟列清都侍从
珥笔稍更于晦朔,敷纶荐峻于班联。
左右史之设官,有东西台之分职。
傥曰识曰才之兼善,则书言书动以迭居。
矧禁掖之邃深,发挥帝制;
必词章之灏噩,鼓舞民情。
自非鲸呿鳌掷之才,孰簉豹尾鸡翘之列?
殊知方厚,大拜可期。
某远奉皇华,逖闻徽数。
密邻桑梓,倍深燕厦之情;
夐隔仙凡,莫预龙门之客。
其为颂咏,罔罄敷陈。
士庆墓志铭乾道三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七三、《省斋文稿》卷三一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文生安国将葬其父士庆,泣而请曰:「安国不天,遭罹大艰,今归窆有期,敢乞铭于执事,其幸赐之」。
昔我世父辰阳公卜兆庐陵,族葬诸丧之在江南者,生首挟锦囊之术来相大事,其宣力甚至,义不可以弗从也。
乃以士庆之行询于闾里,皆曰其持身愿,其济人勇。
闻世有浮图法者谓斋戒所以为善,施予所以植福,于是终身行之。
既得疾,预知亡日,告违于常所来往,属纩不乱。
已而,赴吊者咸重惜其死。
噫,亦可以为此乡之善人矣!
士庆字善积,世居吉州庐陵县之永和镇,享年六十有四。
娶刘氏,生二男一女,惟安国存焉。
其终以绍兴壬申十月癸亥,而以是岁十一月丁酉葬于镇东金凤山阳田之原。
铭曰:
生有以养,死有以葬。
寿不至于夭,而祀不至于旷,又何怏乎?
文山人墓志(代大兄 乾道四年1168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九四、《省斋别稿》卷一○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文生安国字德臣庐陵永和镇人
士庆,母刘氏。
少知书,长挟青囊术游四方,轻财尚义,闾里称之。
年五十五,以乾道丁亥正月十九日病殁。
于是长子已死,刘氏癃老,而幼子卯僧生才九年。
昔我祖考之葬金凤,生寔售其地,且宣力焉,乃为买棺卜穴,经营归窆,以慰生母子之心。
其地在水东之阳田,岁戊子月壬戌日甲申也。
平山堂绍熙元年五月 南宋 · 郑兴裔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二、忠肃集
天地间无久而不敝之物。
唐虞以前,遐哉邈乎,不可考矣。
周、秦、汉、唐之世,迄今亦不获多见。
其尚有存者,必其为人所注意,而人为存之也。
非然,则历变故,经岁月,虽以金石之质,犹不能与天地以不敝,而况其为游观之所,亭台堂榭,风雨之所飘摇,鸟鼠之所剥喙,草木之所灌莽者乎!
此周原鞠茂草,故宫离禾黍,铜驼在荆棘,昔人所悲,良有以也。
善乎韩昌黎之言曰:「莫为之前,虽美不彰;
莫为之后,虽盛弗传」。
凡废兴成毁之故,岂不以其人哉!
庆历间庐陵欧阳公实守是邦,为堂于蜀冈之上,负高眺远,江南诸山,拱揖槛前,若与堂平,故名。
堂之左右,碧树参天,清风徐来,虽盛夏,亦不知其为暑也。
政成之暇,延四方之名俊,摘邵伯荷蕖,传花饮酒,分韵赋诗,徜徉乎其中,不醉无归,载月而返,亦风流逸事也,心窃向往焉。
及莅任维扬,访平山故迹,而荆榛塞道,荒罥涂,颓垣断栋,率剥烂不可支撑。
隆兴癸未周君淙重新之日不三十年,而凋残零落,遂至于此,吁!
嗟乎!
自国家多故,戎马蹂躏,先贤遗址,半为樵牧之区,骚人逸士,罕有过而问焉,又谁为保护而爱惜之?
朴斲而丹雘之哉?
无怪乎斯堂之旋圮也。
呜呼!
事以人传,以人传人,则传无穷。
是役也,予何能辞其责?
乃为之程土物,庀财用,卜日以鸠工。
经始于客冬之九月,竣事于今春之二月。
轩檐既启,江山欲来,仰挹松风,俯瞩流泉,二百年之壮观,一旦维新。
既成,偕贤士大夫相与置酒而落之。
游人士女,摩肩叠趾,聚而观者,不下数千人,喁喁有更新之幸,则相与语曰:「太守奉天子命,以牧养小民,刑清政简,自宜有游观之美,以休其暇日」。
予曰:「不然。
太守之新此堂也,岂徒快意适观,自乐其乐乎?
夫黉官斋舍,衅币告成,为多士庆之;
比户穷檐,融风已熄,为兆民幸之。
兹复汲汲于此堂者,毋亦以名贤作息之地,文章政事,昭人耳目,大有德于扬者?
生既沾其泽,没亦宜馨其祀,将以此堂为栖神之所,设主于中,以见扬之人思公之深,爱公之至。
太守之能顺民欲而新其堂,妥其灵也,所谓人所注意而人为存之者,其在斯乎!
后之人嗣吾意而葺之,则可以久而不敝矣」。
时绍熙改元岁在庚戌夏五上浣识。
刘左史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四八、《鹤林集》卷二八
某闻之,国之有老臣,犹人之一身有元气也。
功名魁杰之士,容或可少于时,而至于耆儒宿德,则宗社之所倚重,朝廷之所尊信,天下万世之所取法,而一不培养封殖焉,则是犹气体不完,精神不接,而欲运其手足肩背,亦将漠然不我应矣。
《书》曰「罔或耆寿俊在厥服,予则罔克」,正谓此也。
故尝以为国家真元之运,息养于庆历之时,梏亡于熙、丰之际,而复清明于元祐之日。
众正登用,大奸屏绝,士大夫庆于朝,庶人歌于路,故在庆历,则犹平旦之气。
老臣渐疏,新进用事,素有勋望者纳政在里第,而年德弥高者各自放于洛,故在熙、丰,则犹旦昼之气。
一法令之不便,则累章以力争;
一除授之得人,则寓书而志喜。
待之以扶持之殊礼,宠之以不拜之弥文,逸之以经筵朝参之节,申之以遣使咨访之重。
故在元祐,则犹中夜清明之气。
然是气也,清明常在,不为息养而加,不为梏亡而损,扶天地之心,寿国家之脉,立生民之命,与昼夜阴阳、《坤》、《乾》、《复》、《垢》相为,无有终穷。
至于今日,又不待读《圣德颂》、《耆英序》、《元祐党碑》,而后知其梗概也。
方今天下勋德闳大为四朝元老,学问粹正为天子旧臣,兼山黄公之后,独侍郎一人岿乎灵光之存耳。
然政有关于社稷,事有系于安危,侍郎不言,又谁言耶?
比闻之道路,播之封章,则侍郎盖以储嗣为言矣,以民事为言矣,以军政为言矣。
或相疑怪,或相赏叹,不知此事古人日日有也。
司马文正之在并州也,议建储凡三状;
其在西京也,六事论时政,而一事及边防;
其在洛十五年也,朝廷每有大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岂尝以出位为嫌,忤时为讳耶?
呜呼!
阅天下之理多,则其见事也必明;
趋荣名之念薄,则其持论也必固;
学问苗脉自善类中来,则其为仁也必勇。
侍郎之与司马文正,盖一品地为人也,朝阳之凤何所顾而不屡鸣也?
今天下亦多故矣,所可言者,不独三言而已。
使当路者力引耆德老成置诸左右,以开谕上意,则庶犹可以扶救;
若其护疾忌医而不为思,则天下事去矣。
学校小儒,无所建明于时。
顷得侍郎所赐书,且云:「道益衰矣,时益危矣。
使世间常有善士,固无远近亲疏」。
此不独见侍郎恳恳忧时之至心,而于不令兄弟,犹欲期之以学问器业,而不俾为小人之归也,故于安舆之就养也,辄纾情素而自献焉。
旧所为《辩说》七篇,别纸庄写,并赐览观。
不宣。
魏鹤山(三)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四七、《鹤林集》卷二八
某伏自去岁仙艎次于月峡,连驿羾起居状,亦曾奉疏唁问叙州难弟之戚。
经阅日久,响息音销。
进士来,袖出双白璧,亟开捧玩,乃知前所寄书,悉彻穹槛矣。
世运将泰,朋阳汇升,西山出守温陵鹤山易帅泸水士庆于朝,农歌于野,莫不举酒相属,以为端人得时之贺。
而某窃以为侍郎之所可贺者,盖不在兹时也。
《坎》以刚中而亨,《屯》以居正而利,《蹇》以能止而硕,《否》以不苟禄而吉,《困》以不失其所亨而通,则卦脉之起伏,即天根之动静。
来伸往屈,进减反盈,阴销阳息,山川窍而日星垂,是理本粲然明著于天地之两间。
而世人习矣不察,一遇阨穷,不堪流落。
卑者煦煦以乞怜,高者婞婞以陨穫。
内无可乐者,终日命酒赋诗。
而平生所学全不能倚靠者,又未免参仙翁、释子以添热闹,求其致命遂志,遁世而无闷,进学畜德,盛行而有加如侍郎者,则盖难其人矣。
俗流化敝,人物衰少,政哤土裂,大音不完。
居今之世而闻侍郎之一言一行,莫不刻意竦慕。
而况侍郎不以此举自满,著书渠阳,内乐晏如。
于《魏公论语序》见修身践言之有法,于《文公年谱序》见丰道扶教之有功,于濂溪诸老先生祠堂等记,见根极理气,分劈义利,辨明德性物欲与夫圣传之真,俗学之痼,邪说之诬,尤为有警于后学。
其它杂著,舂容简短,虽若不齐,而卒泽于仁义道德,炳如也。
前辈尝谓「退之子厚皆于迁谪中始收文章之极功」,盖以其落浮誇之气,得忧患之助,言从字顺,遂造真理。
今观《渠阳》一编,则又岂可例以文士目之耶?
然尚有可商量者。
记、序、铭、说、诗、词各自有体,虽文公老先生素号秉笔太严,而乐府十三篇咏梅花、与人作生日,清婉骚润,未尝不合节拍。
侍郎歌词内「重卦三三」,「后天八八」,「三三律管」,「九九玄经」等语,觉得竟非词人之体。
是虽胸次义理之富,浇灌于舌本,滂沛于笔端,不自知其然而然,但恐或者见之,乃谓侍郎尽以《易》元之妙谱入歌曲,是则可惧也。
某少粗有志于学,尤好读濂溪、河南、横渠、新安朱氏、广汉张氏之书。
自来京师,交于四方朋友,不无切磋之益。
而力不从心,悠悠溃溃,立于梦觉之关,竟无实得。
去年登秘府,稍收放心。
会四库之储厄于遗烬,亦不曾读所未见,岂造物者终推堕于小人之归耶?
看得来,学问官职,必无两立之理,此长一分,则彼消一分,更不能长居户限上。
须是归而求之,恳恻痛切,倍用人一己百之工,然后为有得也。
陛对二札,谨缮写拜呈。
初篇本欲提大纲领,别有建白,而乡之士友适至,备言去年遭变甚惨,为父母之邦,只得首及蜀中事。
末章则述所职也。
有未是处,仍赐指教。
欲言甚长,悃愊无繇尽申写。
所冀宏毅忠壮,以先民事业珍毖。
召试馆职策问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五四、《鹤林集》卷三三
洪惟国朝以武戡乱,以文致平,以王道御军,以儒术理国。
士马不如汉之强,盐铁不如唐之富,勋臣贵将不如云台凌烟九侯八叶之盛,而国势隐然如泰山磐石之固者,要必有道也。
论相,人主之职。
我祖宗时斋居正虑,先志后占,或以德选,或以才用,或以器量学术取,或从沿边帅臣及曾历三司路转运使而择。
故命下之日,士庆于朝,农歌于野,夷人相戒,不敢生事于边,其勋业光明磊落如此。
近世以来,何相才之难得也?
若以资论,则筑岩钓渭之叟径登上相,何必有扬历耶?
若以望言,则削书操笔之吏遂冠列侯,又岂必皆德望耶?
诿曰黜陟拜罢由于独断,则罢者既免,召者未至,揆席其可久虚耶?
将帅,天子之事。
乾、淳盛时,或召对玉陛临遣,或亲酌卮酒宠行。
每边帅缺,则于近地监司郡守选差;
制置使阙,则于诸路安抚使内推择。
故有自姑孰而镇金陵者,有自静江而开襄阃者,有自长沙而移荆州者,有自山阳而留帅维扬者,有自兴、沔、梓、遂而备除益帅者,将帅之才,随取随足如此。
比日以来,何临事而乏使也?
若取之出入边关,经历事任,则舍耒投笔之夫,岂不能将上军、护绝塞耶?
若选之亲履行阵,躬冒矢石,则雅歌缓带之士,岂不能征强兵、挫坚敌耶?
若谓荐举选用必须实才,则誇者似勇,诞者似忠,帅才又何能得实耶?
国初养兵仅有十二万,太祖南征北伐,乃有百万之用。
孝宗中兴,虽曾至四十馀万,然一年拣军兵,二年拣效用,三年使臣,甚至欲省江池一军以宽民力,初不患兵少也。
今内而三衙,外而江上,远而蜀口,连营列灶,数夥于昔,而又创游击,增忠义,招刺北人,请益兵不已,曾未闻俘一级、斩一馘以献,其病安在?
国初赋入仅一千六百馀万,而征行调度未尝有乏兴之忧。
淳熙岁计较之先朝虽多,然罢献羡,却宽剩,不科降度牒而封桩之积至于贯朽,建康京口江上诸处寄桩率数百万,未闻其财乏也。
版曹所入,朝廷所储,四总领所分拨窠名色额不减于旧,而增印诸料,更易钞法,科敷仕牒、僧符,议生财不已,曾未见上用足而下不匮,厥敝何繇?
夫相,国之良医也;
帅,民之司命也;
兵,社稷之卫;
而财,人之心也。
必欲开诚布公,经事综物,镇拊夷夏,统一宫府,则任相之道何以?
集思广益,绥远折冲,保安三边,调御诸将,则储帅之方何先?
淮之兵分而趱戍新边,蜀之兵敛而退屯内郡,或分或合,欲使部分归一,攘却劲敌,则理兵之务何急?
甲言战则弃资粮如丘山,乙言和则捐金帛如粪土,或敛或散,欲使用度均节,实利国家,则裕财之策何上?
昔人有言,欲济世务,譬犹同舟涉海,一事不牢,俱受其败。
今天下所同忧者,非但一事而已,而四事为尤大。
子大夫以俊杰自命,岂无高识宏论裨补于时?
况给劄玉堂,非弄翰科场比也,其悉陈之,以备上采择。
章夫人墓志铭元丰八年1085年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三七、《山谷全书·外集》卷二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夫人章氏,某县君,处士庆之女,为分宁著姓,能以豪右致学士大夫。
年二十四,归我伯父祖善
祖善黄氏,以文学知名,皇祐某年进士,仕奇不逢,以大理寺丞致仕,今以奉议郎家居。
夫人为妇为妻,舅姑曰:「齐祀春秋,能不勤我」。
夫曰:「凡吾得尽心宫学者,维室家之宜」。
为母、为姑,子顺教诏,日就月将,妇承功绪,休其蚕织。
其为人勤敏乐易。
幼少智虑如大人,白首而血气不惰,启手足之日有善言。
享年六十有七,终以元丰壬戌九月某甲子,葬以乙丑某月某甲子,其山曰马鞍。
三男子:曰某、曰某、曰某。
三女子,嫁黄州判官吴卞、武昌李康年淮南节度推官林镐
夫人于庭坚,小功母也,太夫人曰:「吾少归汝家,姒遇我有礼,汝为好作铭」。
庭坚则再拜而铭。
铭曰:
紫阳之山,硗硗其谷,水清且修。
卜宅其上游,宜尔孙子祠春秋。
登彼墟矣吁且乐,不洳不隙,蓺尔松柏;
无俾薪牧,千秋万岁永安宅。
竹鹤图歌 明 · 邵宝
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太原周公作保完堂于晋水之上久矣天下之人望公再起者未尝一日不西引首也今年春其馆甥陈君邦瑞以浙江按察佥事擢陜西苑马少卿便道谒公将遂为寿乃绘斯图属词于宝宝公旧属也寿公之心殆有同于苑马君者顾晚生浅陋何能执笔以写盛德之形容哉聊即图中所有为公诵之其词曰
国之元老太原公,立朝鲠鲠持清忠
作堂晋水近十载,但见歌颂传儿童。
祝公何言再入相,更期寿在乔松上。
东风吹嘘遍八埏,乾坤无言物有象。
绿竹猗猗鸟鹤鹤,石岩岩兮落落。
众禽鸣树山起云,千花万花色相错。
苑马南来西入秦,献图称寿意独真。
惟天佑德辅皇极,岁寒贞操公其人。
宝也公门旧游者,有怀如画无能写。
愿公自寿寿苍生,士庆在朝农在野。
潘原县主簿高君墓志铭元祐四年十二月 北宋 · 李复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潏水集》卷八
高氏其先濮人,因祖留家于华,遂为华人。
良夫,高远有器识,丞相庞公籍极知其材,数荐于朝,任成都府路转运使江淮等路发运使,终于司勋郎中,赠工部尚书
祖本,光禄卿,赠尚书左仆射
曾祖鲁,赠兵部侍郎
君讳士庆字庆之,少刻苦笃学,博览史传,不利于科举,以祖荫补郊社斋郎,乃欲行其所知,调渭州潘原县主簿
既而曰:「小官遇事束手不得辄动,何所补哉」!
满即退归,更不复出。
冲澹夷旷,不以世务经心,杖屦往来亲友之间,以诗酒啸歌自适。
乐善好义,其善亦不愿为人知,人或诘之,则曰:「此乃士之所当为。
吾每见人务华而不实,绚以客气,吾客今去矣,独有主存焉故也」。
昔在潘原康定中西戎寇边,君部粮从军经略使韩公琦知其才,欲委以事,君度势不可留,遂以疾辞归,不数日大军果败于好水川,人谓其知机。
嘉祐二年七月二十九日,以疾终,享年四十有八。
先娶阎氏,踰年而亡。
继娶屈氏,敦静柔良,治内有法,归十七年主簿殁,又二十八年而终,实元祐二年二月二十九日也。
子四人:端臣宣德郎洋州西乡县
正臣岚州合河县
信臣、稷臣皆业进士
三女,适王文简、周直清、屈景纯
诸孤将以四年十二月十三日举君之丧,以二夫人之丧合祔于华州郑县驷马乡,前期求铭于予曰:「端臣不幸,少失所怙,贫久不克葬,今又罹母氏之艰,欲称有无以尽礼,庶几无憾焉。
然先子平昔潜德隐行虽多,端臣幼不能知其详,故无以传,今幸获登公之门,惟墓铭敢有求于下风,幸无辞」。
因系而铭曰:
余闻马少游,欲乘下泽车、款段马,使乡里称为善人足矣。
下缺。
途中闻欧桢伯国子监 明 · 黎民表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三仕犹闻拥客毡,四门经馆亦堪怜。
人同曳履歌商日,士庆弹冠入洛年。
尚有诸生求月俸,更逢斋禁剩公钱。
三都纸价知何似,奏御应从紫阁前。
上任运使劄子(四) 南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九一、《嵩山集》卷三六
某初未得望六辔之光华,而遽来此邦,日惧不胜任,上勤程督。
不谓高明不待其谒,而所以矜察其愚,教诲其不逮,有如宾客之旧。
某何以得此?
但叹颂盛德,直求之前辈中耳。
某不敢私自庆幸,窃为士大夫庆其得见前辈盛德于此世也。
即期参诣,并致区区衔感之意。